首页

中国第一踩踏女王

时间:2025-05-29 01:36:29 作者:内蒙古:沙狐幼崽嬉戏呼伦贝尔草原 浏览量:22561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致力于基层阅读推广15年,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微光书苑”发起人李翠利继续关注乡村阅读问题,并建议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

李翠利和青少年们在一起。(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李翠利是李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15年前,她将自家小超市的货架变成书架,自费购置书籍供村民免费借阅,一间名为“微光书苑”的农家书屋就此问世,而李翠利“点燃”的乡村阅读的“微光”如今已渐渐成炬,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乡村阅读。

  “我是一名基层代表,同时也是本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李翠利告诉记者,“我也亲历了乡村孩子从不喜欢读书到对书籍、对知识充满渴求,见证了阅读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让他们插上勇于飞翔的翅膀,感受到了阅读为父老乡亲和村庄带来的改变。”

  10余年来,她所在村庄的书屋每天开放,带动百余名基层文化志愿者参与其中,迄今已累计服务读者50万人次。

  李翠利认为,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对于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她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上述场所普遍缺少活动经费,管理员多为兼职,没有工资和相关待遇,导致乡村图书馆开放时间不稳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如何破解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成为李翠利今年关注的问题。

  “建议支持更多力量、多渠道参与乡村阅读推广事业。”李翠利建议,打造乡村图书馆运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为相关人员提供运营培训与实操指导,提升乡村图书馆运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支持公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会公益组织、专业学者、资深从业者等根据乡村图书馆的特点梳理运营经验,为乡村图书馆的运营提供指导和参考。

  为破解乡村图书馆人员短缺问题,李翠利建议,引导高校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乡村图书馆人才,鼓励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教师等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人员从事乡村图书馆运营,并为他们提供工作经费,生活补贴、职业发展机会等;同时鼓励各类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下派挂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障落实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工作经费,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关键。”李翠利建议,将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纳入公立图书馆总分馆制,落实工作经费,将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的优秀管理员纳入公立图书馆总分馆管理员范围,给予相关待遇,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才+技术”助煤炭大省走稳“能源互联网之路”

谢某与薛某系夫妻关系,生育谢某胜、谢某文等五个子女,其中谢某胜系二级精神残疾人(其法定监护人系其妻子吴某琼)。薛某于2015年12月12日去世。2016年4月,谢某胜、谢某文等兄妹五人与其父谢某共同签署“楼房产权办理登记声明”,声明作为薛某的法定继承人,自愿放弃对涉案房屋的继承,由谢某文一人继承,一致同意在办理楼房产权登记时,将涉案房屋办理在谢某文名下。2016年7月23日,谢某文与社区居委会共同向山东省青岛市某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后变更为区自然资源局)申请办理涉案房屋的产权转移登记,将涉案房屋登记在谢某文名下。2016年12月13日,谢某去世。2017年3月29日,谢某胜以谢某文为被告,其他继承人为第三人向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决确认谢某胜在“楼房产权办理登记声明”上签字放弃应继承份额的行为无效。2017年7月19日,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因谢某胜是二级精神残疾,其签署声明时未经其法定监护人吴某琼同意,判决谢某胜放弃对涉案房屋继承份额的行为无效。

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完成反馈

新疆霍尔果斯海关发布消息,截止到2月18日,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比去年同期提前4天完成1千列,同比去年增长6.9%,实现新年开门红。

第六届广东省宠物文化节在广州举行

“我们刚刚获得水果酵母菌在烘焙中使用的发明专利,目前面包已经出口海外。在载货船运输过程中,普通面包早就坏掉了,而我们却可以让异国的客户吃上新鲜美味的面包。”提起自家产品的优势,上述公司董事长鲁玉龙自豪地说,近期,该企业完成了一笔来自巴拿马的冷冻预制面包订单。

珠海中医药一条街(西街)开园

“红海局势暴露了‘海上咽喉’的脆弱性,使全球物流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货物运输选择,寻求以陆代海的物流方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贯通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以其快速高效和安全稳定的特点,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

减少收并购 物管行业步入低速增长时代

香港10月5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教联会)及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5日公布一项关于非本地人才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意见调查结果,有75.8%的非本地人才选择让子女在香港就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